我想說的就是孩子們的生活沒有變好,反而變糟了。現在的孩子,也許他們作了不少旅行,但旅行對他們來說,只是上飛機,下飛機,到景點。我真高興,我小時候經歷了那麼多事。現在的孩子,有那麼多的限制。在野地奔跑、玩、做危險的事,全都不能做,絕不能做。【約翰·伯寧罕】
給孩子們創作故事,有意思嗎?約翰·伯寧罕1936年出生,童年時換過十多所學校,12歲時進入著名的夏山學校。這是一所「適應孩子」的學校,也是一所使用「愛和平等」的學校,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學校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。對於約翰·伯寧罕來說,他在這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畫畫。這樣的教育啟蒙和美術熏陶,為他之後走上繪本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。雖然他在這裡很多科目都不及格,可是他對這裡的喜愛絲毫不少。
1956年,年輕的約翰·伯寧罕進入倫敦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。在那裡,他遇到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海倫·奧克森伯里。1959年,當他畢業時,他的作品是一本由手、腳印組合而成的畫冊。畢業後他去了以色列,為一家電影公司製作模型和木偶。1960年的秋天回到倫敦。回到倫敦後的伯寧罕兼職各種各樣的工作,比如設計海報和聖誕卡、幫雜誌畫漫畫等。這時候的他,多麼希望自己的作品集能夠有出版機構願意出版,可是他時時碰壁。
直到1963年,他的第一本繪本《寶兒》才真正出版。該書一出版就獲得了英國繪本的最高榮譽——凱特·格林納威大獎。從此,他的創作和佳作不斷。比如《好馬亨伯特》(1965)《丑狗辛普》(1966)《狐狸阿昆》(1967)《和甘伯伯去遊河》(1970)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(1977)《你喜歡》(1978)《莎莉,洗好澡了沒?》(1978)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(1980)《鱷梨寶寶》(1982)《外公》(1984)《遲到大王》(1987)《請讓我留在火車上吧》(1989)《我的秘密朋友阿德》(1991)《哈維的聖誕禮物》(1993)《寇特尼》(1994)《雲上的孩子》(1996)《神奇魔法床》(2003)《拔河比賽》(2012)《野餐》(2013)《秘密動物園》(2014)等。伯寧罕多數都是自寫自畫,與他人合作屈指可數,比如與妻子合作的《媽媽要生小寶寶了》,與其他作家一起合作的《為了每個孩子》等。
約翰·伯寧罕筆下的故事具有兒童特性,也具有「故事」特性,無論是要離水遠一點的莎莉、還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愛德華,或者是與甘伯伯一起遊河的男孩女孩,他們表現出了兒童的共性和個性,也表現出了合乎情理的想像。每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想像但不胡思亂想,有嚴肅的時候但不假裝一本正經。兒童內在的個性和想像,兒童內在的成長,都在一個故事中給表現出來了。
大人的一本正經和惡言惡語其實很多時候束縛甚至傷害了孩子,比如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中的大人,顯得多麼無趣啊,比如《愛德華——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》中的大人是多麼邪惡啊。幸運的是,約翰·伯寧罕讓這些大人有了內在的改變,就像那些對愛德華惡語相向後來又真心誇讚的大人一樣。大人也要在與兒童相處的過程中學會成長。
更重要的是,他繪本中的兒童形象都是可以引起讀者共鳴和喜愛的。雖然大學時的約翰·伯寧罕認為給兒童創作故事是毫無意思的事情,不過當他真正給兒童創作時,他一點都不敷衍,就像他說:「某一部分的我,始終只有五歲。」這樣的創作心態,怎麼可能沒有兒童。在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本書中,兒童斯蒂文面對「買東西」這件無聊的事情時,居然遇到了無數神奇的事情。有閱讀推廣人說:「三十年來,聽我讀過這本書的孩子,沒有一個不喜歡這個故事!」足以證明這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書。
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本書里有兩個很重要的特質:想像的神奇和兒童的語言。
第一遍讀,還沒有體會到這個故事的想像的神奇之處。再次讀的時候,情不自禁為斯蒂文的想像叫好。斯蒂文去幫媽媽買東西,這是一件多麼平淡的事情,可是斯蒂文買完東西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:熊來了,一個雞蛋摔出去了,熊頭上一朵大大的雞蛋花;猴子來了,一根香蕉扔出去了,到底是狗拿到了香蕉還是猴子呢?袋鼠來了,一個蘋果扔出去了,去了哪裡都不知道……山羊來了……豬來了……大象來了……媽媽來了……
一個平凡的買東西的過程,變成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旅程。買的東西一樣一樣地少,一個個地少,有的扔了,有的不見了,有的被吃了,真真假假,虛虛實實,讓人摸不著頭腦。神奇的感覺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生長著,讀者隨著斯蒂文的腳步,隨著他不斷被威脅,提心弔膽的好奇心一直懸掛著。可是到最後媽媽來了,隨著媽媽一聲「你怎麼去了這麼久」的疑問,那種神奇的感覺情不自禁在讀者心裡生根發芽。相信很多讀者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「嘿嘿」,回應著這位媽媽的疑問。
斯蒂文旅程中太不可思議了,人們哪有那麼多機會去親密接觸這些動物呢?斯蒂文熟悉的地方統統變成了遭遇神奇動物的地方。下次如果再買東西,相信他還會願意去吧。哪怕去得久一點兒,有什麼關係呢?畢竟,一路上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。在這趟旅程中,斯蒂文的內心世界頓時豐富起來,日常世界在他心目中也變得神奇起來。想像和現實,日常生活與心裡想像,就這樣很融洽地在一起了。
「如果是這樣,與外界的自然科學研究一樣,對內界的探究難道不也是非常必要的嗎?如果勉力去挑戰內界的「神奇」的話,會怎麼樣呢?這時就會產生幻想。人類的內界之中充滿著「神奇」,日常世界的常識是不適用於這裡的。通過勉力挑戰那種「神奇」能產生幻想,但是千萬不能忘記,這是很難與自然科學的研究相匹敵的,需要一定的訓練。如果在探索內界時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,那就會像潛水者失去了與船連接的管子一般,產生極度的混亂。」
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非常看重人去探索自我的內在世界,但是對怎麼去探索,他提出一定要與外界聯繫。我想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個故事很好地詮釋了現實和想像的關係,以及如何去表現內在世界的想像的神奇。
兒童的語言就是伯寧罕的語言可是究竟要怎樣說,父母才能聽懂和理解孩子的話。我們再來看一看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的語言的神奇之處。故事開頭是母親的語言,結尾還是母親的語言。
開頭這樣說:「斯蒂文,替我跑一趟商店好嗎?給寶寶買六個雞蛋、五根香蕉、四個蘋果、三個橙子,再買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配你的下午茶。另外,把這張字條放在25號。」
結尾這樣說:「你到底去哪兒了,斯蒂文?我只不過讓你給寶寶買六個雞蛋、五根香蕉、四個蘋果、三個橙子,還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。你怎麼去了這麼久?」
有沒有發現,斯蒂文媽媽的語言是不一樣的。開頭時,斯蒂文還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配下午茶,可是到了故事結束時,斯蒂文媽媽的語言完全變了,買的所有東西都是寶寶的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?難道大人說話可以出爾反爾?
那麼,斯蒂文怎麼面對這種情況呢?實際上,斯蒂文帶回去的東西都少了一個,籃子里只剩下:五個雞蛋、四根香蕉、三個蘋果、兩個橙子和一個甜甜圈。配斯蒂文下午茶的薯片也沒有了。對於斯蒂文來說,到底是被遇到的各種動物搶去了,還是自己默默地吃掉了,到最後也是一個疑問。
尤其是斯蒂文回家的時候,伯寧罕的敘述非常耐人尋味:「然後,斯蒂文拿著籃子趕緊往家裡走。可是,當他到達自己家時,他遇到了他的媽媽。」斯蒂文這個時候遇到的不是各種充滿危險的動物,而是他媽媽。他媽媽跟其他強壯而兇悍的動物相比,是不是會更令人恐懼呢?
當然,在圖畫中,除了熊被雞蛋砸中、猴子拿著一根香蕉被狗追趕之外,袋鼠、山羊、豬和大象都動物並沒有得到水果。另外,斯蒂文出門時,經過了有缺口的欄杆、裝得滿滿的垃圾筐、修人行道的工人、壞脾氣的狗,他們都是後面故事場景中的主人公,都是斯蒂文需要經過的地方、人和動物。熟悉的地方,熟悉的事情,熟悉的路線,斯蒂文應該輕車熟路的,可是為什麼他去了這麼久呢?
不知道是伯寧罕有意為之,還是為了後面的敘述埋下伏筆。或者說,剛買好東西、走出商店的斯蒂文為了好玩,特意扔了一個雞蛋;為了安慰「壞脾氣的狗」,斯蒂文不得不拿出一根香蕉來。到後來,斯蒂文乾脆邊走邊吃,把每樣東西都吃掉一份。吃的時候斯蒂文肯定想著:憑什麼要去給寶寶買東西?憑什麼自己只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,而寶寶有那麼多東西?所以,我情願相信斯蒂文用自己的方式,填平和撫慰了自己心中的不快和不滿。
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是談父母如何與兒童溝通、如何讓兒童體會到公平的,如果兒童體會不到被尊重,感受不到公平,那麼他們就會以另外的形式去獲得。《愛德華》里如果兒童不被尊重,不被認可,只被大人訓斥和定性的話,兒童就會顯得破壞力十足,調皮搗蛋,反之。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里大人是大人的世界,兒童是兒童的世界,大人要理解兒童,就必須跟兒童玩在一起。《外公》里,外公其實也是一個孩子。
兒童的權利和地位,兒童的自由和快樂,兒童如何與成人相處,成人如何改變自己,其實一直是約翰·伯寧罕思考的問題。在伯寧罕去世之後,他的家人說:「我們感到,我們失去了一位真正獨一無二的好丈夫、好父親、好爺爺,他所給我們的,有鼓舞、驚喜,還有同樣程度地讓人惱火。」
「同樣程度地讓人惱火」,乍看上去令人費解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作為大人,伯寧罕深知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,在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《愛德華》等作品中所表現的那些自以為是、強權霸道的大人,甚至有著自己的影子。這樣的大人,不是《外公》《甘伯伯去遊河》中那些可以與孩子打成一片的大人,可以理解孩子的調皮的大人。
正如伯寧罕所說:「父母與孩子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,儘管父母或許不喜歡(孩子氣的東西),你必須容忍。要是你容忍他、幫助他,反而有可能讓他表現得與有理智的大人一樣。」人是多面的,都有可能變得更好,就像《愛德華》里的大人和孩子一樣,要看到人身上的無限可能。
約翰·伯寧罕:希望設立「問雙親節」,孩子們在這天問父母的生活
我想說的就是孩子們的生活沒有變好,反而變糟了。現在的孩子,也許他們作了不少旅行,但旅行對他們來說,只是上飛機,下飛機,到景點。我真高興,我小時候經歷了那麼多事。現在的孩子,有那麼多的限制。在野地奔跑、玩、做危險的事,全都不能做,絕不能做。【約翰·伯寧罕】
給孩子們創作故事,有意思嗎?
約翰·伯寧罕1936年出生,童年時換過十多所學校,12歲時進入著名的夏山學校。這是一所「適應孩子」的學校,也是一所使用「愛和平等」的學校,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學校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。對於約翰·伯寧罕來說,他在這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畫畫。這樣的教育啟蒙和美術熏陶,為他之後走上繪本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。雖然他在這裡很多科目都不及格,可是他對這裡的喜愛絲毫不少。
1956年,年輕的約翰·伯寧罕進入倫敦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。在那裡,他遇到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海倫·奧克森伯里。1959年,當他畢業時,他的作品是一本由手、腳印組合而成的畫冊。畢業後他去了以色列,為一家電影公司製作模型和木偶。1960年的秋天回到倫敦。回到倫敦後的伯寧罕兼職各種各樣的工作,比如設計海報和聖誕卡、幫雜誌畫漫畫等。這時候的他,多麼希望自己的作品集能夠有出版機構願意出版,可是他時時碰壁。
直到1963年,他的第一本繪本《寶兒》才真正出版。該書一出版就獲得了英國繪本的最高榮譽——凱特·格林納威大獎。從此,他的創作和佳作不斷。比如《好馬亨伯特》(1965)《丑狗辛普》(1966)《狐狸阿昆》(1967)《和甘伯伯去遊河》(1970)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(1977)《你喜歡》(1978)《莎莉,洗好澡了沒?》(1978)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(1980)《鱷梨寶寶》(1982)《外公》(1984)《遲到大王》(1987)《請讓我留在火車上吧》(1989)《我的秘密朋友阿德》(1991)《哈維的聖誕禮物》(1993)《寇特尼》(1994)《雲上的孩子》(1996)《神奇魔法床》(2003)《拔河比賽》(2012)《野餐》(2013)《秘密動物園》(2014)等。伯寧罕多數都是自寫自畫,與他人合作屈指可數,比如與妻子合作的《媽媽要生小寶寶了》,與其他作家一起合作的《為了每個孩子》等。
約翰·伯寧罕筆下的故事具有兒童特性,也具有「故事」特性,無論是要離水遠一點的莎莉、還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愛德華,或者是與甘伯伯一起遊河的男孩女孩,他們表現出了兒童的共性和個性,也表現出了合乎情理的想像。每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想像但不胡思亂想,有嚴肅的時候但不假裝一本正經。兒童內在的個性和想像,兒童內在的成長,都在一個故事中給表現出來了。
大人的一本正經和惡言惡語其實很多時候束縛甚至傷害了孩子,比如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中的大人,顯得多麼無趣啊,比如《愛德華——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》中的大人是多麼邪惡啊。幸運的是,約翰·伯寧罕讓這些大人有了內在的改變,就像那些對愛德華惡語相向後來又真心誇讚的大人一樣。大人也要在與兒童相處的過程中學會成長。
更重要的是,他繪本中的兒童形象都是可以引起讀者共鳴和喜愛的。雖然大學時的約翰·伯寧罕認為給兒童創作故事是毫無意思的事情,不過當他真正給兒童創作時,他一點都不敷衍,就像他說:「某一部分的我,始終只有五歲。」這樣的創作心態,怎麼可能沒有兒童。在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本書中,兒童斯蒂文面對「買東西」這件無聊的事情時,居然遇到了無數神奇的事情。有閱讀推廣人說:「三十年來,聽我讀過這本書的孩子,沒有一個不喜歡這個故事!」足以證明這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書。
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本書里有兩個很重要的特質:想像的神奇和兒童的語言。
第一遍讀,還沒有體會到這個故事的想像的神奇之處。再次讀的時候,情不自禁為斯蒂文的想像叫好。斯蒂文去幫媽媽買東西,這是一件多麼平淡的事情,可是斯蒂文買完東西後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:熊來了,一個雞蛋摔出去了,熊頭上一朵大大的雞蛋花;猴子來了,一根香蕉扔出去了,到底是狗拿到了香蕉還是猴子呢?袋鼠來了,一個蘋果扔出去了,去了哪裡都不知道……山羊來了……豬來了……大象來了……媽媽來了……
一個平凡的買東西的過程,變成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旅程。買的東西一樣一樣地少,一個個地少,有的扔了,有的不見了,有的被吃了,真真假假,虛虛實實,讓人摸不著頭腦。神奇的感覺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生長著,讀者隨著斯蒂文的腳步,隨著他不斷被威脅,提心弔膽的好奇心一直懸掛著。可是到最後媽媽來了,隨著媽媽一聲「你怎麼去了這麼久」的疑問,那種神奇的感覺情不自禁在讀者心裡生根發芽。相信很多讀者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「嘿嘿」,回應著這位媽媽的疑問。
斯蒂文旅程中太不可思議了,人們哪有那麼多機會去親密接觸這些動物呢?斯蒂文熟悉的地方統統變成了遭遇神奇動物的地方。下次如果再買東西,相信他還會願意去吧。哪怕去得久一點兒,有什麼關係呢?畢竟,一路上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。在這趟旅程中,斯蒂文的內心世界頓時豐富起來,日常世界在他心目中也變得神奇起來。想像和現實,日常生活與心裡想像,就這樣很融洽地在一起了。
「如果是這樣,與外界的自然科學研究一樣,對內界的探究難道不也是非常必要的嗎?如果勉力去挑戰內界的「神奇」的話,會怎麼樣呢?這時就會產生幻想。人類的內界之中充滿著「神奇」,日常世界的常識是不適用於這裡的。通過勉力挑戰那種「神奇」能產生幻想,但是千萬不能忘記,這是很難與自然科學的研究相匹敵的,需要一定的訓練。如果在探索內界時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,那就會像潛水者失去了與船連接的管子一般,產生極度的混亂。」
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非常看重人去探索自我的內在世界,但是對怎麼去探索,他提出一定要與外界聯繫。我想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這個故事很好地詮釋了現實和想像的關係,以及如何去表現內在世界的想像的神奇。
兒童的語言就是伯寧罕的語言
可是究竟要怎樣說,父母才能聽懂和理解孩子的話。我們再來看一看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的語言的神奇之處。故事開頭是母親的語言,結尾還是母親的語言。
開頭這樣說:「斯蒂文,替我跑一趟商店好嗎?給寶寶買六個雞蛋、五根香蕉、四個蘋果、三個橙子,再買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配你的下午茶。另外,把這張字條放在25號。」
結尾這樣說:「你到底去哪兒了,斯蒂文?我只不過讓你給寶寶買六個雞蛋、五根香蕉、四個蘋果、三個橙子,還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。你怎麼去了這麼久?」
有沒有發現,斯蒂文媽媽的語言是不一樣的。開頭時,斯蒂文還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配下午茶,可是到了故事結束時,斯蒂文媽媽的語言完全變了,買的所有東西都是寶寶的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?難道大人說話可以出爾反爾?
那麼,斯蒂文怎麼面對這種情況呢?實際上,斯蒂文帶回去的東西都少了一個,籃子里只剩下:五個雞蛋、四根香蕉、三個蘋果、兩個橙子和一個甜甜圈。配斯蒂文下午茶的薯片也沒有了。對於斯蒂文來說,到底是被遇到的各種動物搶去了,還是自己默默地吃掉了,到最後也是一個疑問。
尤其是斯蒂文回家的時候,伯寧罕的敘述非常耐人尋味:「然後,斯蒂文拿著籃子趕緊往家裡走。可是,當他到達自己家時,他遇到了他的媽媽。」斯蒂文這個時候遇到的不是各種充滿危險的動物,而是他媽媽。他媽媽跟其他強壯而兇悍的動物相比,是不是會更令人恐懼呢?
當然,在圖畫中,除了熊被雞蛋砸中、猴子拿著一根香蕉被狗追趕之外,袋鼠、山羊、豬和大象都動物並沒有得到水果。另外,斯蒂文出門時,經過了有缺口的欄杆、裝得滿滿的垃圾筐、修人行道的工人、壞脾氣的狗,他們都是後面故事場景中的主人公,都是斯蒂文需要經過的地方、人和動物。熟悉的地方,熟悉的事情,熟悉的路線,斯蒂文應該輕車熟路的,可是為什麼他去了這麼久呢?
不知道是伯寧罕有意為之,還是為了後面的敘述埋下伏筆。或者說,剛買好東西、走出商店的斯蒂文為了好玩,特意扔了一個雞蛋;為了安慰「壞脾氣的狗」,斯蒂文不得不拿出一根香蕉來。到後來,斯蒂文乾脆邊走邊吃,把每樣東西都吃掉一份。吃的時候斯蒂文肯定想著:憑什麼要去給寶寶買東西?憑什麼自己只有兩個甜甜圈和一包薯片,而寶寶有那麼多東西?所以,我情願相信斯蒂文用自己的方式,填平和撫慰了自己心中的不快和不滿。
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是談父母如何與兒童溝通、如何讓兒童體會到公平的,如果兒童體會不到被尊重,感受不到公平,那麼他們就會以另外的形式去獲得。《愛德華》里如果兒童不被尊重,不被認可,只被大人訓斥和定性的話,兒童就會顯得破壞力十足,調皮搗蛋,反之。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里大人是大人的世界,兒童是兒童的世界,大人要理解兒童,就必須跟兒童玩在一起。《外公》里,外公其實也是一個孩子。
兒童的權利和地位,兒童的自由和快樂,兒童如何與成人相處,成人如何改變自己,其實一直是約翰·伯寧罕思考的問題。在伯寧罕去世之後,他的家人說:「我們感到,我們失去了一位真正獨一無二的好丈夫、好父親、好爺爺,他所給我們的,有鼓舞、驚喜,還有同樣程度地讓人惱火。」
「同樣程度地讓人惱火」,乍看上去令人費解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作為大人,伯寧罕深知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,在《莎莉,離水遠一點》《斯蒂文,去幫媽媽買東西》《愛德華》等作品中所表現的那些自以為是、強權霸道的大人,甚至有著自己的影子。這樣的大人,不是《外公》《甘伯伯去遊河》中那些可以與孩子打成一片的大人,可以理解孩子的調皮的大人。
正如伯寧罕所說:「父母與孩子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,儘管父母或許不喜歡(孩子氣的東西),你必須容忍。要是你容忍他、幫助他,反而有可能讓他表現得與有理智的大人一樣。」人是多面的,都有可能變得更好,就像《愛德華》里的大人和孩子一樣,要看到人身上的無限可能。